0571-89774660
EN
  • 试用申请
  • 【2021年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浙江大学周昆等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w88win中文手机版2021.09.13
    刚刚,2021 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浙江大学教授周昆、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高会军等 50 位青年科学家获奖,他们每人将在未来 5 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 300 万元的奖金,并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20220507172638478650.png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于 2018 年 11 月 9 日共同发起设立。项目启动资金为 10 亿元人民币。

    它的资助范围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球科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三年来已评选出了 150 位获奖人。

    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每次遴选出 50 名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 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者将连续 5 年、每年获得 60 万元资金。

    今年信息电子领域的获奖者共有 6 位,分别是:

    20220507172638482827.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高会军

    20220507172638550902.jpg


    高会军,1976 年 1 月出生,2001 年在沈阳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国家杰青、IEEE Fellow、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全国青联常委、黑龙江省青联副主席。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网络化控制、机器人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等领域。

    高会军在 IEEE Transactions 系列汇刊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SCI 他引 2 万余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他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北京大学研究员马仁敏

    20220507172638590830.png


    马仁敏目前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他分别在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进行博士后研究。他于 2014 年加入北京大学。

    在科研方面,马仁敏主要从事微纳激光物理与器件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首次表征了等离激元纳米激光器外量子效率,获得了外量子效率高于 10% 的高性能纳米激光器(Nano Letters 2018)。
    2. 首次揭示了纳米激光器性能随体积的变化规律,证明了纳米激光器可以比传统激光器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并具有更低的阈值和功耗,并给出了确定的物理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3. 首次揭示了纳米激光器的辐射能量可以完全耦合到表面等离激元,证明了纳米激光器与传统激光器相比存在本质区别(Science Advances 2017)。
    4. 与普渡大学 Tongcang Li 教授合作,实现每分钟 600 亿转世界最快纳米转子(PRL, 2018)。该工作被 Nature 杂志等 highlight 报导。
    5. 把纳米尺度等离激元激光器应用于微量物质的探测,成功实现了低于 1 ppb 的爆炸物 DNT 的探测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4)。该工作被 Science 评论为一种全新原理的探测器(Science, 348, 287, 2015)。
    6. 通过对半导体材料的增益和损耗的精确空间调制,在回音壁模式的微腔中实现了 parity-time 对称性的无阈值破缺,实现了一对耦合模式频率实部的简并,虚部的分离,在半导体微腔激光器中实现了可控的单模激射 (Science 2014)。

    清华大学研究员陶晓明

    20220507172638755282.jpg


    陶晓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她 2003 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取得学士学位,2008 年在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取得博士学位,2009 年进入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 年 12 月起担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

    据悉,陶晓明博士长期致力于探索发展计算通信新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以多媒体体验质量(QoE)为优化目标的计算通信技术框架,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支撑,发展 QoE 度量、QoE 建模等新方法,探索基于智能计算的多媒体传输和网络优化新技术,为显著提升宽带移动网络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对于大容量多媒体业务的支持能力奠定重要基础。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王震

    20220507172638869709.jpg


    王震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基础、网络科学、认知计算。

    目前,王震教授在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IEEE 顶级汇刊等发表论文 100 余篇,引用 14000 余次,H 因子 55,完成行业技术标准 4 项。研究成果多次被美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AAAS Fellow、APS Fellow、IEEE Fellow 等国际知名学者积极评价,也被 Science、Nature News、LiveScience、ScienceDaily、科学网等知名学术媒体专题报道。

    近 5 年,王震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GF 项目、海外基金等 10 余项,获多项科研奖励: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奖」(西部唯一)等。此外还担任 7 个国际 SCI 期刊等杂志的编辑,以及 Elsevier 杂志社特邀报告人和学术会议召集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巍胜

    20220507172638167624.jpg


    赵巍胜教授 2007 年获法国南巴黎大学(现巴黎萨克雷大学)物理学博士,2009 年获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终身职位)与法国南巴黎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法国科学院基础电子研究所的自旋电子器件设计及建模团队,2011-2013 年担任法国南巴黎大学校长助理负责中国事务。2013 年,赵巍胜教授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年 10 月组建自旋电子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14 年与自旋电子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费尔教授共同组建费尔北京研究院并担任院长。

    赵巍胜教授长期从事自旋电子学、新型信息器件、非易失存储器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归国后开展超低功耗自旋存储及逻辑相关研究领域,提出了将自旋轨道矩与自旋转移矩结合实现高速读写的新型自旋电子存储器件,研制了基于钨薄膜的超高隧穿磁阻效应隧道结器件。近五年,赵巍胜教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在 Nature Electronics、Proceedings of the IEEE 等期刊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 ESI 高被引论文 7 篇,总索引超过 12000 次,H 因子 60,国际会议邀请报告(TMRC,NVMST,DATE 等)70 余次,2020 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赵巍胜教授 2019 年入选 IEEE Fellow, 目前担任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9 年起),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 总主编(2020 年起),IEEE 电路与系统学会 Guillemin Cauer,Darlington 及 Outstanding Youth Author 最佳论文奖评审委员会主席(2020 年起),IEEE Fellow Selection Committee 委员(2021 年起)。

    浙江大学教授周昆

    20220507172638978327.jpg


    周昆 2002 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 (ACM Fellow),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IEEE Fellow)。

    周昆的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在 ACM 和 IEEE 汇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论文引用 1 万余次,获得发明专利 60 余项。曾获得 2009 年 NVIDIA Professor Partnership Award、2010 年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2011 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 年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奖 (MIT TR35 Award)、2012 年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3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 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7 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据「科学探索奖」项目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 800 位各国院士及 20 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 20 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和 2020 年相比有很大增幅。

    为了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科学探索奖」在评审规则上持续优化:「今年评审中进一步增加了评委和小同行专家数量,每个细分领域的小同行专家不少于 7 人,回避关系设置得也更为严格,在除师生、亲属、项目、商业合作、同单位、提名、推荐等利益关系之外,论文合作也被纳入回避范畴。」

    最后,附上 2021 年科学探索奖完整获奖名单:

    20220507172639590629.png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